她们守护的是物件所承载的“生活本该如此”的信念
- 未分类
- 2025-09-10
- 29热度
- 0评论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大刀,从你家门前走一遭,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

随着这首经典童谣唱过六遍,暗房里,显影液中的影像慢慢显现:一面是耄耋老人子孙满堂的全家福,新婚夫妇幸福洋溢的结婚照,女孩笑意盈盈的肖像照;另一面却是日军砍头、活埋与奸淫的暴行图景。

在《南京照相馆》的血色时空中,金老板(王骁 饰)一遍遍教苏柳昌(刘昊然 饰)死记硬背洗照片流程,显影-定影-水洗-晾干,每洗一张照片,都是对当时南京城正在发生的罪恶的叩问。
01
旗袍与胶片是人性最后防线
《南京照相馆》是一出群像戏,影片里充斥着众所周知的血腥残暴画面,但看完电影后,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永远的微笑”。
在日军入侵之前,林毓秀(高叶 饰)这个小演员,每天在剧组打打酱油当个跑龙套也依然笑得很开心;金老板一家四口守着吉祥照相馆,只求三餐四季平平淡淡过下去……
日军屠城之后,南京彻底沦为人间炼狱。大街小巷流淌着血水、尸骨累累、触目惊心。
吉祥照相馆是主角几人唯一的临时“庇护所”。
在照相馆战战兢兢生活,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林毓秀仅有的慰藉是她的旗袍、电影和明星梦。感到害怕时,她颤抖的手指抚过上海红帮定制的织锦缎旗袍,金丝盘扣在昏暗中依然流转着微弱光芒。
这位怀抱明星梦的小演员,蜷缩在照相馆角落,身边摆放着全是“无用珍宝”的旧皮箱,几件精致旗袍、几十盘电影胶卷。汉奸情人王广海(王传君 饰)不止一次让林毓秀扔下这些“废物”,但林毓秀坚持带着这些旁人眼里的累赘逃难。那里面有一帧她视若生命的合影:胶片画面里,年轻的她站在偶像胡蝶身旁,笑靥如花。
胡蝶,这位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在当年同样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日军踏破上海时,胡蝶拒绝与日寇合作拍片,连夜逃离沦陷区。在香港避难期间,她珍藏的三十箱珠宝衣物在转运途中神秘失踪——其中很可能包括她珍爱的旗袍与影集。

历史与电影剧情在此形成镜像:林毓秀对胡蝶的痴迷,恰似对另一种生命可能的向往。
当日军要求毓秀表演“中日亲善”戏码时,她下意识模仿起胡蝶在《歌女红牡丹》中的姿态,只不过,日军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想看的不是唱戏,而是狎笑着把林毓秀围住,上下打量眼前这个貌美的女人,试图在舞台上脱下她的旗袍……
旗袍与胶卷,这些看似无用的物件,在和平年代是生活诗意的点缀,在战争阴霾下却成为抵抗日军侵蚀洗脑的最后屏障,小心翼翼守护好它们,是在守护一簇精神火苗,也是在守护心底的人性防线。
林毓秀在赴死前夜,一件件展开珍藏的旗袍,细细欣赏,手指抚过裙裾处的精致刺绣;金老板一家人在即将分别的前夜,彼此心里都清楚,这一别可能就是天人永隔,却还是强颜欢笑,认真拍下最后一张全家福。
导演申奥接受采访时说:“照片本该记载美好瞬间,是人性的寄托;但在魔爪下却沦为粉饰暴行的工具。”
当生存成为奢侈,守护“定格的微笑”“定制的旗袍”这些“无用珍宝”,则是对人性最决绝的捍卫。《南京照相馆》用“笑”与“血”的对比,让温暖的美好更具温度,让罪恶更显凛冽刺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