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红黑背后的流量秘诀是这个
- 未分类
- 2025-09-11
- 32热度
- 0评论
近日,演综《无限超越班3》一经播出,便引发热议。其中,“颜安不上镜”“李沐宸剧抛脸”“柯淳日薪两万,日拍62场”“丁真演技”等话题更是点燃舆论场。
而前段时间,《演员请就位3》播出后,同样引发关注,但话题却是“姚笛镜头全删”“徐开骋争议未影响出镜”“杨子的油腻西门庆形象”等,之后便被无限停播,至今缘由不详。

同为演技竞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与《演员请就位3》的命运却冰火两重天:前者凭借多个正向微博热搜成为现象级爆款,后者却以4.2分的口碑崩盘被迫停播。这种差异的背后,折射出综艺行业在政策监管、内容创新、流量逻辑上的细微差异。
我们不禁要问,综艺背后的红黑密码究竟是什么?
01
政策合规性,是综艺生存的底线
作为阿里大文娱「港艺振兴计划」之一,《无限超越班》系列综艺通过5年50亿港元的投资规模,将香港影视工业的标准化流程转化为可复制的内容产品。TVB的深度参与既符合“一国两制”的文化交流政策,又满足平台对稀缺港剧IP的战略需求。
节目中再现的《射雕英雄传》《金枝欲孽》等经典剧目,本质上是将香港影视工业的专业精神与内地主流价值观结合,如成龙对流量明星的“职场规则教育”,既传递出敬业精神,又规避了选秀节目的政策风险。

而《演员请就位3》为制造话题,批量引入“黑红艺人”:姚笛因插足婚姻被删除镜头,刘梓晨因整容争议引发群嘲,徐开骋因出轨事件遭抵制。这种公开为劣迹艺人洗白的操作,直接触碰广电总局“限薪令”“清朗行动”等政策红线。

尤其是姚笛镜头的删除导致观众投诉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节目中“杨子吓坏章子怡”“许佳琪猫式表演”等片段占据约七成以上的播出时长,而真正的演技指导环节被压缩至三成不到,这种“娱乐化凌驾于专业性之上”的设计,违反了演技综艺的初心和本质,最终触发监管部门的介入调查。
02
突破流量依赖的内容创新
综艺《小小的勇气》一经开播便遭遇舆论反噬,主要在于以赵露思为代表的流量明星在节目中的言行暴露了明星与普通民众的认知鸿沟:她质问竹编老艺人“不收徒太自私”,却忽视了农村手艺传承过程中的经济困境;她询问山区女孩“是否拍过艺术照”,并展示自己的童年写真,看似在向下兼容,实际上自我优越感溢出屏幕。更讽刺的是,她在月收入不足千元的村民面前倾诉“拍戏连轴转30小时”,但其日薪可能超过村民半辈子收入。这种伪真实的诉苦,暴露出一种何不食肉糜的虚伪和优越感,引发全网嘲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