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割韭菜脸都不要

当高途资本因一档英语课程单日股价飙升,当"闺蜜卡""AI陪练"成为知识产品的营销话术,这场由明星掀起的知识付费浪潮正显现出戏剧性的两面。回溯到2025年9月初,向太陈岚《向太向上闺蜜圈》三平台同步上线即斩获204万销售额的盛况,不过是当下娱乐圈跨界变现热潮的冰山一角。

(数据重构)

在折扣券加持下,标价599元的课程以399元亲民价售出逾5000份。宣传页面上"五维幸福模型"的承诺与"电子闺蜜卡"的诱饵形成强烈反差——前者仅列出"内心、事业、家庭、财富、社交"五个空洞模块,后者所谓"高质量圈层链接"更像镜花水月。实际体验更令人唏嘘:用户需跨平台跳转观看录播内容,所谓增值服务不过是些电子书单,活脱脱将名人效应变现的经典案例。

(案例扩展)

无独有偶,吴彦祖的英语课凭借"好莱坞实战经验"台词拆解"的卖点,五日狂揽500万营收。但学员很快发现每节仅5分钟"含祖量",AI陪练实为简陋语音交互,退课潮随之而来。相较之下,伊能静《高能量女性成长课》因精准契合其"励志妈妈"人设,汪峰声乐课依托专业音乐人背书,倒显出几分诚意。而王晶将"赌神秘籍"偷换为鸡汤成功学,最终千份不到的销量恰成反例。

(行业纵深)

这场跨界风潮背后,藏着影视寒冬的生存逻辑。2024年香港票房跌至13年谷底,内地市场产能过剩加剧,直播带货红利消退,迫使明星寻找新赛道"。知识付费的诱惑在于:一次录课持续分成,既维系人设又规避选品风险。资本游戏更添把火,如吴彦祖通过控股公司"雅识教育"既赚分成又抬估值,形成名利双收的闭环。

(问题透视)

繁荣表象下危机隐现:

1. 内容贫血:向太的"豪门哲学"不食人间烟火,明星经验难成体系化知识

2. 信任透支:某学员吐槽"3个视频内容不及抖音更新","认知交易"正在消耗粉丝经济

3. 监管收紧:教育部新规要求课程资金全监管,心理教育类需资质审核,明星"无证授课"时代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