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分 1 板!杨瀚森 NBA 首秀遇 “欢迎礼”,20 岁新星的起步与征途

北京时间 10 月 23 日,波特兰摩达中心的灯光聚焦在一位 20 岁的中国少年身上。当开拓者主教练比卢普斯在首节末段挥手示意,杨瀚森起身踏上球场,正式成为第 8 位登陆 NBA 常规赛的中国球员。尽管开拓者最终 114-118 惜败森林狼,他仅替补出战 5 分 16 秒,交出 1 中 0、罚球 2 中 2、贡献 2 分 1 篮板 1 犯规的成绩单,但这场充满 “NBA 式洗礼” 的首秀,已然为中国篮球的新征程拉开序幕。
这场首秀浓缩了新人适应 NBA 的必经之路。第二节还剩 6 分 06 秒,杨瀚森迎来生涯关键节点 —— 他在篮下制造森林狼球员犯规,走上罚球线稳稳两罚全中,用最扎实的方式拿下 NBA 首分。这 2 分让他在 “中国球员首秀得分榜” 上位列第 4,超越巴特尔、姚明、周琦的首秀 0 分与崔永熙的 1 分,虽不及易建联的 9 分、王治郅的 6 分与孙悦的 4 分,却已是近十年中国新秀首秀的最佳表现。
但赛场的残酷很快接踵而至。面对森林狼的防守大闸戈贝尔,杨瀚森的篮下脚步显得稚嫩,试图晃开对手的出手未能命中;随后的协防中,他被麦克丹尼尔斯迎着完成隔扣,这记极具冲击力的扣篮,成为 NBA 送给新人的 “标准欢迎礼”。更暴露经验短板的是,他还吃到一次禁区防守三秒违例,即便主教练赛前反复提醒,激烈对抗下的细节把控仍显生疏。这些波折恰如评论员苏群所言:“这才是 NBA,关键时刻留在场上的,一定是教练认为能赢球的人。”
出场时间受限的背后,藏着开拓者的战术考量与阵容竞争。由于罗威伤缺,杨瀚森担任首发中锋克林根的替补,但后者本场展现出意外惊喜 —— 休赛期开发的三分能力让他 4 投 2 中,成为拉开空间的关键棋子,自然获得教练组信任。更重要的是,比赛全程比分胶着,比卢普斯在决胜阶段更依赖格兰特领衔的小个阵容,后者轰下全队最高的 29 分,也让杨瀚森下半场未能再获登场机会。从定位来看,球队希望他扮演 “进攻空间魔术师”,用高位策应与远投将戈贝尔拉出禁区,但首秀中队友尚未形成传球默契,其季前赛 40% 的三分命中率未能得到展现。
若跳出数据看细节,首秀仍有可圈可点之处。防守端他的卡位与选位基本到位,相比季前赛跑动速度明显提升,挡拆效率也有所进步;进攻端虽未获运动战机会,但两次罚球命中展现了远超 CBA 时期 67% 命中率的稳定性。对于球探报告中指出的 “运动能力不足”“横向移动慢” 等短板,这场比赛既是暴露,更是针对性提升的开始。
回望中国球员的 NBA 起点,杨瀚森的首秀并非个例。姚明首秀仅得 0 分 2 篮板,却在后续成长为全明星中锋;周琦首秀同样交白卷,最终在海外联赛打磨出更强实力。对杨瀚森而言,当前更现实的目标正如苏群给出的建议:先专注防守端的选位与篮板,投中空位三分站稳脚跟,再争取将出场时间提升至 12-15 分钟。毕竟,这位被比作 “小王治郅” 的新星,拥有 9 分的身体尺寸与 8 分的低位技术评分,潜力仍待挖掘。
摩达中心的首秀落幕,20 岁的征程才刚刚开始。那记隔扣是警示,那两次罚篮是底气,有限的出场时间里藏着无限的成长可能。当杨瀚森把首秀的经验写进训练日志,中国篮球的下一个 NBA 故事,正等待他用汗水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