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全红婵更不易

这个20岁的姑娘终于把体育圈里那层窗户纸捅破了——原来奥运冠军也会被键盘侠骂到睡不着觉。

记得东京奥运会那会儿,全红婵像颗小炮弹似的炸进公众视野。她那句"小小巴黎,拿捏"多带劲啊,连我家楼下小卖部老板都学会了。可就在大家为全红婵欢呼时,隔壁跳台上的陈芋汐正经历着最魔幻的现实:同样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她得到的不是掌声,而是显微镜般的挑剔。有人拿着量角器比划她入水角度,有人用分贝仪比较她和全红婵的水花声,更离谱的是连她家三代人的职业都成了原罪。

那些躲在ID后面的"懂王"们可真忙啊。白天要教航天员怎么造火箭,晚上还得指导世界冠军跳水。他们发明了个新词叫"资源咖",意思是陈芋汐能进国家队全靠当教练的父母。要照这个逻辑,姚明儿子以后打篮球是不是也算"走关系"?最讽刺的是,这帮人连十米台有多高都没概念,倒是对造谣特别在行。去年有段"陈芋汐贿赂裁判"的AI视频,连水花特效都做歪了,转发居然还能过万。

饭圈最拿手的就是搞对立。全红婵和陈芋汐明明是好姐妹,训练时一个帮对方压腿,一个给彼此梳头,硬被说成"塑料姐妹花"。有次比赛前,全红婵像树袋熊似的挂在陈芋汐身上撒娇,多温馨的画面啊,结果评论区都在刷"心机婊装亲密"。这些人的脑回路清奇得很:运动员关系好就是作秀,有竞争就是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