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得分难掩价值!朱正篮板爆发力闪耀 OTE 联赛

北京时间 10 月 27 日,OTE 联赛常规赛第二轮战罢,中国国青男篮混血新星朱正所在的 Fear of God Athletics 以 100-85 轻取 Blue Checks,豪取赛季两连胜。尽管这位 18 岁后卫全场 9 投仅 2 中,运动战准星低至 22.2%,但他凭借 10 篮板(含 6 个进攻篮板)+2 助攻的全面表现,成为球队获胜的隐形功臣。这场 “低效却高效” 的比赛,既暴露了朱正适应美式联赛的阵痛,更彰显了他超越身高的篮板爆发力与团队价值。
比赛开局阶段,朱正显然尚未找到进攻节奏。面对 Blue Checks 针对性的贴身防守,他的突破屡屡被封堵,前 5 次出手仅命中 1 球,其中 3 次篮下终结均被对手干扰。首节结束时,他仅靠罚球拿到 2 分,进攻端的挣扎让不少关注他的球迷捏了把汗 —— 要知道,这位在国内 U18 赛场曾单场轰下 26 分的新星,此前因精准的三分投射与犀利突破被寄予厚望。
但进攻端的低迷并未影响朱正的赛场投入,他迅速将精力转向篮板与防守两端,成为球队内线的 “隐形支柱”。第二节还剩 7 分 12 秒,队友三分投射偏出,身高仅 1.80 米的朱正凭借 3.38 米的出色摸高,在两名 2 米以上内线的夹缝中纵身跃起,单手将篮板点给队友,间接促成快攻得分。这记进攻篮板成为转折点,此后朱正开启 “篮板收割模式”,半场结束前又连续抢下 3 个进攻篮板,其中两次直接补篮得手,帮助球队将分差扩大到 15 分。
第三节成为朱正的 “篮板秀场”。面对 Blue Checks 的内线冲击,他凭借牙买加混血赋予的出色爆发力与预判能力,单节贡献 4 个篮板,其中 2 记进攻篮板堪称惊艳:一次是在篮下连续点抢 3 次后将球补进,另一次则是飞身救球后助攻队友命中三分。尽管这一节他的投篮依旧低迷,2 次出手全部偏出,但频繁的篮板拼抢为球队创造了 12 次二次进攻机会,直接转化为 15 分的得分优势。技术统计显示,朱正全场 6 个进攻篮板带来的二次得分高达 8 分,占其总得分的 100%。
决胜节朱正彻底转型为 “团队粘合剂”。他减少个人出手,专注于组织串联与篮板保护,送出 2 次关键助攻的同时,又抢下 2 个防守篮板,有效遏制了对手的反扑势头。终场前 2 分钟,他在防守端完成抢断后发动快攻,虽未直接得分却吸引两名防守球员,为队友创造空位三分机会,彻底锁定胜局。此时的赛场镜头捕捉到有趣一幕:尽管投篮手感冰凉,但朱正每一次拼抢成功后都会握拳鼓劲,展现出极强的比赛专注度。
赛后数据揭开了朱正的价值内核:他的 10 篮板不仅领跑全队,其中 6 个进攻篮板更是占球队进攻篮板总数的 40%,为球队赢得 14 次额外进攻机会。正如主教练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进攻手感可以起伏,但篮板拼抢的态度无法伪装。朱正用 6 个进攻篮板证明了他的赛场智商,这比得分更重要。” 对于司职控球后卫的朱正而言,这样的篮板表现尤为难得 —— 要知道,在 CBA 同位置球员中,场均进攻篮板能突破 1 个已属顶尖水准。
这场比赛既是朱正适应 OTE 联赛的缩影,也是他成长轨迹的生动注脚。从国内赛场的 “得分机器” 到美式联赛的 “篮板悍将”,这位国青新星正在用独特的方式完成转型。尽管 9 中 2 的准星暴露了他对抗强度适应不足、投篮选择有待优化的问题,但 6 记进攻篮板背后的积极性与判断力,恰恰是中国男篮后卫线稀缺的特质。随着 U19 世界杯临近,朱正若能在保持篮板优势的同时找回投篮手感,有望成为国青男篮的 “奇兵”。正如他赛后所说:“得分会来的,但现在我更想做球队需要的事。” 这种务实的成长态度,或许比一时的得分数据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