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好剧入围,《庆余年 2》提名遭质疑
- 未分类
- 2025-08-27
- 50热度
- 0评论
随着白玉兰奖提名名单正式出炉,影视圈与观众群体迅速掀起讨论热潮。此次提名的 10 部电视剧中,有 4 部是公认的高分好剧,它们均在播出期间收获了亮眼成绩与良好口碑,成为名单中的 “品质担当”。不过,在这份备受关注的名单里,既有实力强劲的热门候选,也有引发争议的提名,整体竞争格局充满看点与话题。
在众多提名作品中,《山花烂漫时》的获奖呼声最高。该剧之所以能成为焦点,离不开宋佳的精彩演绎 —— 她在剧中实力还原 “时代楷模” 张桂梅的形象,从神态、语气到行为举止,都将角色的坚韧与温暖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演员而言,能遇到与自身演技高度契合的角色本就难得,而宋佳不仅精准诠释了张桂梅的精神内核,更借助角色的感染力提升了自身的演艺高度,实现了 “演员与角色互相成就”,这样的双向奔赴,让《山花烂漫时》在奖项竞争中占据天然优势。
《小巷人家》则是 2025 年年代剧领域的 “黑马之作”。作为一部播出平台自带劣势的作品,它开播前曾因平台影响力有限被部分观众误以为是 “烂片”,但播出后却凭借过硬的质量扭转口碑。剧中不仅剧情扎实、人物鲜活,毫无明显瑕疵,更在镜头语言上颇具巧思,多个转场设计惊艳观众,将年代感与艺术感完美融合。遗憾的是,在此次评奖季中,《小巷人家》不巧撞上了势头强劲的《山花烂漫时》,不少网友认为,即便它品质出众,面对《山花烂漫时》的高人气与高口碑,得奖概率相对较小,难免让人感到惋惜。
《边水往事》与《我是刑警》则代表了不同题材的突破。《边水往事》凭借强劲的制作质量与深刻的故事内涵入围,但其题材与故事内核相对敏感,这一特质可能成为它在评奖中的 “拖累”—— 相较于主流题材作品,敏感题材在奖项评选中往往面临更严苛的审视,即便质量过硬,也可能因题材限制影响最终结果。而《我是刑警》作为一部非 IP 原创刑侦剧,成功打破了传统刑侦剧的刻板框架,朝着新的创作高度迈进。剧中对真实案件的改编,既保留了事件的真实性与严肃性,又通过紧凑的叙事与细腻的刻画增强了剧情的可看性;加之该剧播出时恰逢竞争较小的档期,凭借差异化优势轻松成为当月 “剧王”,为其获得提名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提名中,《凡人歌》引发了小范围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该剧在剧情设计上存在明显短板: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强行拔高立意,导致故事缺乏自然感;狗血元素过多,生活化场景过少,剧中关于工作纠纷、婚姻撕逼的情节占比过重,削弱了作品的现实质感。不过,也有观众认可导演的创作巧思 —— 即便融入了大量狗血元素,却并未显得突兀,反而与剧情主线融合得当,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这种 “化狗血为亮点” 的处理方式,让《凡人歌》的争议呈现出 “褒贬参半” 的态势。
相较于上述作品,《庆余年 2》的提名则引发了较大质疑。作为一部热度极高的 IP 续作,《庆余年 2》播出时收获了超高收视率与话题度,张若昀等主演的表现也备受认可。但在此次白玉兰提名名单中,不少网友认为它与其他提名剧 “不在一个级别”—— 无论是从思想深度、艺术表达,还是从题材突破层面来看,《庆余年 2》虽为热门剧集,却相较于《山花烂漫时》的现实厚度、《小巷人家》的年代质感,显得更偏向 “娱乐化”,缺乏奖项评选中看重的深度与厚重感,因此其提名资格遭到部分观众的质疑,认为它的入围稀释了名单的 “品质浓度”。
此次白玉兰提名名单,既展现了 2025 年国产剧的创作水准与多元题材布局,也暴露出奖项评选中 “热度与品质”“题材与偏好” 的复杂关系。最终哪些作品能脱颖而出,《庆余年 2》的提名争议是否会影响评选结果,都有待颁奖盛典揭晓答案。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份名单已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梳理优质国产剧的机会,也为影视行业的创作方向提供了参考 —— 唯有兼顾质量、深度与创新,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与奖项的双重认可。
